科研動態(tài)
您當前的位置 :

  8月25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召開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高精度時頻實驗柜(以下簡稱時頻柜)關鍵技術攻關評審會上,冷原子光鐘物理系統(tǒng)小型化技術、空間光學頻率梳及其對激光器頻率鎖定技術、空間超穩(wěn)光學腔技術三項關鍵技術通過評審。

  評審會上,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常宏、姜海峰、劉濤分別對冷原子光鐘物理系統(tǒng)小型化、空間光學頻率梳及其對激光器頻率鎖定、空間超穩(wěn)光學腔的關鍵技術、具體進展、攻關情況、技術成熟度做詳細總結匯報。來自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計量院等單位的專家們在聽取匯報的基礎上,圍繞各項技術特點、進展、成熟度進行了提問和評估,并前往實驗室進行了實地驗收。最終,評審組一致認為各子系統(tǒng)技術成熟度滿足項目要求,三項關鍵技術項關鍵技術全部通過評審。

  評審組組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tǒng)總設計師趙光恒在評審會上指出,空間站時頻實驗柜的研制和應用是載人航天應用工程中最復雜,也是最具難度的重要工程項目,各子系統(tǒng)要加強系統(tǒng)集成聯(lián)調,做好技術攻關,盡快開展相關技術的環(huán)境適應性模擬驗證,提高工程化水平,保證時頻柜項目按時完成發(fā)射任務。

  國家授時中心主任、時頻柜項目總指揮、主任設計師張首剛研究員,時頻柜項目副指揮、中心副主任李孝輝研究員和項目組主要成員參加了評審會。

   

  評審會現(xiàn)場

   

  實地驗收

   

  實地驗收

   

  實地驗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