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馬石莊教授應邀為西安交通大學附中、西安高新一中、漢中龍崗中學、漢中中學四個中學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分別作了題為《立志 使命 成就》的勵志報告。
馬石莊的報告首先與同學們討論“人為什么活著?”的話題,從一個人的出生、成家、立業(yè)到死亡的過程,引出了一個人類普遍性思考的哲學命題:人一生一直處于糾結之中。因為人一生一直在奮斗前進,要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攀登高峰,也就一直處于選擇之中和克難拼搏之中。
“16歲到18歲正是人生目標起航之時,而態(tài)度決定一切。今天的青年學子應該肩負自己的使命,向‘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錢學森、郭永懷、鄧稼先等一樣,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趁現(xiàn)在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血……”馬石莊激情的演講感染著在座的每一位胸懷遠大人生理想的優(yōu)秀學子。
十五六歲來到延川這片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的堅定自信,梁家河歲月見證著感情的培養(yǎng)、意志的磨練、信念的樹立。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川縣梁家河經(jīng)歷7年插隊知青生活,在他離開這片土地而去清華大學求學之時立下的人生目標;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寫出中國革命勝利之路文章的故事片段,等等......馬石莊由此講述引出青年學子要“立大志,有成就”!他強調(diào)人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告誡學生們,青年學子要“忠誠”與“感恩”,要學會“愛”,他說,不誠信的人不可教,不感恩的人不能教。以及在報告中,他結合自己的一些人生經(jīng)歷和哲學思考,以通俗哲理又文學形象化的演講方式,與同學們一起探討一個人的志向、奉獻以及使命。
此外,報告中,他還回憶了他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歷與人生體會。他說:“目標讓人奮起直追,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目標”。
四場報告雖說是同一題目,但針對不同學校的特點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馬石莊都以“中國科學院發(fā)展歷程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目標”為報告主線,進行不同生動例子引用和詞語名句引典的變化,賦予報告受眾的針對性。
馬石莊教授的報告是風趣幽默、哲理寓于談笑與提問解答之中,妙趣橫生,氣氛輕松、場面熱烈,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學生是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會場時時爆發(fā)出陣陣的掌聲與歡笑聲。
12月26日,馬石莊教授與國科大陜西本科招生組副組長孟繁東等一行還走進漢中城固一中,與一些高三年級的學習尖子座談人生夢想與理想大學的選擇等問題。
馬石莊教授此次走進陜西省知名重點中學的系列報告活動是國科大2018年陜西本科招生宣傳活動的一部分內(nèi)容,也是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舉行科普講座報告的計劃工作。陜西本科招生組副組長柴團耀教授、孟繁東處長及業(yè)務主管李勃博士等一同組織或參加活動。
據(jù)了解,國科大陜西本科招生組,在2017招生宣傳工作中,依托國科大、中科院老科學家演講團西安分團組織院士、專家進校園活動30余場,實現(xiàn)全省覆蓋,匯集西安、寶雞、延安、銅川、商洛、漢中、安康等地重點中學近30所,協(xié)助鐵一中、高新一中、市八十三中等學校舉辦校園科技節(jié),及特別為西安鐵一中、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交大附中、曲江一中、市八十三中等重點學校開放研究所、臺站、重點實驗室等20余次等多項工作,使一些優(yōu)秀考生通過與科學家的零距離接觸、交流,在激發(fā)學生樹立科學人生志向的同時,增加學生思想上對中科院的認同,產(chǎn)生學生報考國科大的設想或計劃。
為此,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7年在陜西省共錄取本科學生29名,其中貧困地區(qū)“奮飛計劃”錄取5名。其中,來自西工大附中12人,西安高新一中4人,西安鐵一中4人,西安交大附中1人,陜師大附中1人,渭南高級中學1人,咸陽市實驗中學1人;5名“奮飛計劃”學生分別來自漢中龍崗中學2人、旬陽中學1人、富平縣迤山中學1人、城固縣一中1人。
特別是最值得欣慰的是錄取29名陜西生源的平均錄取總成績是國科大最好的。這一招生成績的背后是中科院西安分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招生組同志們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攻堅克難的辛勞付出。
馬石莊在西安交大附中作報告
馬石莊在西安高新一中作報告
學生提問、解答互動
與中學校長交談
在漢中龍崗中學作報告
在漢中中學作報告
與優(yōu)秀學生代表座談